據新華社電 在首個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,中共中央總書記、國家主席、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。他強調,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,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,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,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、法律權威、法律效力。要以設立國家憲法日為契機,深入開展憲法宣傳教育,大力弘揚憲法精神,切實增強憲法意識,推動全面貫徹實施憲法,更好發揮憲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全面深化改革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重大作用。
   中央宣傳部、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、司法部昨日下午在北京舉行“深入開展憲法宣傳教育大力弘揚憲法精神”座談會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出席座談會並講話,他強調,深入開展憲法宣傳教育,大力弘揚憲法精神,目的是為了牢固樹立憲法法律權威,推動全面貫徹實施憲法。
  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《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》提出,將每年12月4日定為國家憲法日。
  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決定,將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,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。
  我省昨召開首個國家憲法日座談會,趙正永要求廣大黨員——
  違憲的話不說 違憲的事不做
   華商報訊(記者杜鵑)昨日下午,我省舉行首個國家憲法日座談會。省委書記、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正永講話,省長婁勤儉主持會議。省政協主席馬中平,省委副書記孫清雲,省委常委江澤林、郭永平、魏民洲、姚引良、安東、毛萬春、劉小燕、陳強,省人大、省政府、省高級人民法院、省人民檢察院有關領導同志出席。
   趙正永指出,全省各級黨委要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,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和依法執政的基本方式。全省廣大黨員要模範遵守憲法,做到違憲的話不說、違憲的事不做。各級國家機關要突出人民主體地位,誠懇服務人民,自覺接受監督,按照憲法規定恪盡職守、履職盡責。
   要搞好憲法宣傳,認真組織憲法宣誓活動,把憲法教育作為幹部教育的重要內容。要積極開展全民學習憲法行動,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,真正讓憲法精神家喻戶曉、深入人心。
  法治 2014十大關鍵詞
   2014,可謂是具有歷史轉折性的法治之年,憲法日的設立就是典型代表。“法治”一詞,在四中全會公報中出現50餘次,中國正步入依法治國的新階段,通過“升級版”的戰略藍圖和務實有效的治國理政措施,一個空前清晰的“法治中國”形象正映入全世界的視野。
  關鍵詞1 依憲執政
   年度回顧:在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中,“憲法”一詞出現十餘次。全國人大常委會以立法形式將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。
   專家點評: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許光建認為,“依憲治國”“依憲執政”是法治建設的重要推進,是依法治國更深入、更透徹的體現。遵守憲法不僅是公民的義務,更成為執政黨的執政理念,這是法治建設的重大突破。
  關鍵詞2 依法行政
   年度回顧:從中央到地方,各級政府努力釐清市場與行政的邊界,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,打造廉潔、高效的法治政府。
   專家點評:雲南大學法治實踐與理論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啟梁認為,法治的核心要義不是擴權,而是限權;不是治民,而是治官。法治政府的建設,是推進法治國家建設,形成法治社會的基本切入點和關鍵性突破。
  關鍵詞3 清理黨內法規
   年度回顧:經過兩年時間的集中清理,通過對新中國成立至2012年6月期間出台的23000多件中央文件進行全面篩查。廢止322件,宣佈失效369件,繼續有效的487件,其中42件需適時進行修改。
   專家點評:北京大學法學教授薑明安表示,加強黨內法規建設,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,依規管黨治黨,將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供根本保證。
  關鍵詞4 死刑改革
   年度回顧:全國人大常委會於10月審議了刑法修正案(九)草案,擬取消走私武器、彈葯罪等9個死刑罪名。
   專家點評: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院長趙秉志說,減少死刑罪名將有利於更好地保障人權,引導社會對生命權利的尊重。目前,我國正通過大批量的法律“立改廢”工作來引領、推動和保障社會改革邁向“深水區”。
  關鍵詞5 修改“民告官”法律
   年度回顧:11月1日,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了修改行政訴訟法的決定,這部“民告官”的法律自1989年實施以來第一次修改。
   專家點評: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趙聚軍說,修改後的行政訴訟法擴大了受案範圍,體現了公正司法、監督行政的原則和宗旨,有利於緩解官民矛盾。
  關鍵詞6 反腐法治化
   年度回顧: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提出“依法治國”的具體方略,為反腐制度化、法治化作出了保障設計。今年以來,在“打虎拍蠅”的反腐高壓態勢下,無論是周永康之類的“大老虎”,還是河北馬超群之類的“小蒼蠅”,都受到“零容忍”的嚴厲查處。
   專家點評: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認為,觀察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歷程,法治化是最鮮明突出的特點,其本身即是依規治黨、依法治國的重大實踐。目前,反腐敗先以治標開始,在過程中逐步形成制度性,規範性的做法,並上升為法律法規,最終達到治本的效果。
  關鍵詞7 信訪改革
   年度回顧:實施了多年的信訪工作解決了大量問題,但也積累了很多矛盾,導致部分群眾“信訪不信法”。中央政法委9月出台了三個配套文件,作出針對性的制度設計。
   專家點評:中南大學行政管理系主任吳曉林說,新政策嚴格區分訴類和訪類事項,理順“入口”,並提出依法糾正錯誤和補正瑕疵防止程序“空轉”,最大亮點是提出了信訪依法終結機制。既保護了群眾的正當權利,也為解決社會矛盾、營造良好社會環境提供了重要依據。
  關鍵詞8 庭審直播
   年度回顧:9月24日,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劉鐵男受賄案在廊坊開庭審理。廊坊中院採用微博的形式同步向外界播報庭審情況。另外,包括劉漢等較為“敏感”的案件和多地官員腐敗案,均在審理過程通過網絡進行了直播。
   專家點評: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說,法庭由現實世界的“劇場”走向了虛擬世界的“廣場”,民眾對審判過程和裁判結果的關註和互動討論,也使司法神秘化的空間急劇縮小。公開透明是保證審判公正的重要保證,使司法機關更具公信力,對於加速中國司法公平、公正具有重要意義。
  關鍵詞9“呼格案”重審
   年度回顧:18年前,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18歲的職工呼格吉勒圖被認定為“毛紡廠廁所女屍案”凶手被執行死刑。9年前,系列姦殺案嫌疑人趙志紅供稱該案是其所為。今年11月20日,呼格案進入再審程序。
   專家點評:中央黨校教授謝春濤說,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,這意味著,既要追求司法的宏觀正義,也要通過具體案件實現司法的微觀正義。把案件事實的認定建立在扎實的證據基礎之上,這也體現了我國當前司法的一種良性發展。
  關鍵詞10 懲治網絡“大謠”
   年度回顧:4月和11月,“秦火火”和“立二拆四”分別以誹謗罪、尋釁滋事罪和非法經營罪,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和4年。
   專家點評: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李曉兵認為,懲治“大謠”由政府行動變為法治行為,體現了依法行政正由理念落到實處。對於破壞互聯網秩序的“大謠”的審判和定罪,完全是依據現有法律,同時還有辯護人,充分保障了被告的合法權利。 據新華社  (原標題:今天是首個國家憲法日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f02cfkat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